简谱网

献给爱丽丝简谱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无人不知,这位“爱丽丝”究竟是谁?

2022-09-30 28576

  《致爱丽丝》是家喻户晓的古典音乐名曲,甚至还被改编成为摇滚和爵士乐。虽然这支旋律耳熟能详,但没有人说得准这位爱丽丝是谁。

  在柏林生活的音乐学家克劳斯·马丁·科比茨(KlausMartinKopitz)宣称能够确认爱丽丝的真实身份。“多年来我一直在写一本名为《同时代人眼中的贝多芬》的书,为此我收集了与贝多芬交往密切人士的所有资料:日记、信件、诗歌和回忆录,这些人中有不少女性,其中之一就是伊丽莎白·吕克尔(ElisabethRoeckel)”,科比茨说。

深厚的友谊

  伊丽莎白·吕克尔生于1793年,她的哥哥约瑟夫·吕克尔(JosephRoeckel)曾在贝多芬的歌剧《费岱里奥》中扮演弗洛列斯坦,她也成了作曲家的朋友。而且她在音乐上也有一手:她会弹钢琴,后来还成为一名歌唱家,能让贝多芬心动也不足为奇。

  伊丽莎白·吕克尔的朋友们都以“爱丽丝”称呼她。1810年春,她前往班贝格一家剧院任职,希望能得到当时剧院经理埃塔·霍夫曼(EtaHoffman)的赏识。

  科比茨说,贝多芬把作品题赠给“爱丽丝”以志留念,因为她去了班贝格后他们就无法见面了。题赠上以“爱丽丝”称呼伊丽莎白·吕克尔,而不是“吕克尔女士”,所以她一定与贝多芬很熟。其实他们之间的往来都有文字记录,包括吕克尔本人的讲述。

多情的贝多芬

  科比茨说:“根据她留下的文字,他们的关系一定已经很亲密了”。在与作曲家、著名吉他演奏家毛罗·朱利安尼(MauroGiuliani)和作曲家约翰·涅波姆克·胡梅尔(JohannNepomukHummel)的信中,她都提到了与贝多芬在某个晚上共处的经历,而她最后嫁给了胡梅尔。“她写道,贝多芬是典型的莱茵人性格,与她卿卿我我,甚至还捏了她的手臂,令她无所适从。”

  爱丽丝最终选择了胡梅尔,但这并不意味她与贝多芬之间友谊就此终结。1827年3月,就在贝多芬去世前几天,爱丽丝还前去探望了他。她剪下了一撮贝多芬的头发作为永久纪念,她还收下了贝多芬送给她的一支羽毛笔。

贝多芬用过的助听器

  那么为什么多年来音乐学家们不能确认爱丽丝就是吕克尔呢?为什么也有人说题献人是特雷莎·玛尔法蒂(ThereseMalfatti)呢?

原稿已经轶失

  “爱丽丝”的身份之所以引发争议和19世纪的贝多芬研究者路德维希·诺尔(LudwigNohl,1831-1885)不无关系。1865年,他发现了这首作品的草稿后就将其付梓出版,上面写着献给特雷莎。诺尔声称看到过原稿,并说这是在特雷莎的遗物中发现的,但完整的原稿如今已经轶失。

  现存的原稿并不完整,只有一张纸,而且上面还留有贝多芬对另一首音乐的构思,纸上写过1810年的年份,当时贝多芬还在与玛尔法蒂拍拖。如果这首音乐献给吕克尔,那出现在特雷莎·玛尔法蒂的遗物中又如何解释?

  科比茨承认自己给出的说法还需要更多旁证。“玛尔法蒂来到贝多芬的住处,看到钢琴上方有《致意爱丽丝》的手稿就问‘爱丽丝是谁,你还想和我结婚吗?’令乐圣非常尴尬。”

贝多芬波恩故居

  这位音乐学家的著作还没有出版中,他的考证也没有被学界广泛接受。

  波恩贝多芬故居档案馆馆长伯恩哈特·阿佩尔(BernhardAppel)表示对科比茨的说法持怀疑态度,但他同时强调在著作正式出版前,他也不能轻易下结论。

贝多芬波恩故居

  “爱丽丝当时在维也纳是一个很常见的名字,可以对号入座的人很多,”阿佩尔说。他认为为了查证爱丽丝的身份必须先搞明白手稿去了何处。


献给爱丽丝(14)


相关曲谱推荐

最新简谱更新